陕西省艾滋病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发布时间: 2016-12-09            来源:

  2016110月份,陕西省发现并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950例,疫情从高到低排序列全国第19位,全省艾滋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8246

  1992年陕西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20161031日,共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8246例。

  目前,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通过性途径传播的比例呈较快上升趋势(今年新报告经性接触感染比例占97.1%,其中男男同性传播占46.4%)。从发病年龄来看,仍以青壮年为主,20-49岁年龄组占76.5%,值得关注的是,60岁以上老年人艾滋病报告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2010年相比,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者人数增长了近20)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陕西省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的理念,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经过全社会共同努力,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经采供血传播、经静脉注射吸毒传播、经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对高危人群实施综合干预

  目前,通过发放安全套、宣传资料、开展同伴教育等手段,对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卖淫嫖娼者等高危人群实施综合干预,全年共19.8万人次。10个设区市开设了36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累计为2.47万名吸毒人员提供维持治疗,减少了因吸毒人员共用注射器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艾滋病母婴阻断综合干预项目扩大到了全省所有县(),全年共筛查孕产妇30余万人,并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产妇落实了母婴阻断措施。

  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探索建立医务人员与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一对一”关爱工作机制,创新艾滋病管理新模式,从根本上减少新发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目前,全省共有49家医疗机构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安康市、宝鸡市定点医疗机构的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已经建成验收,更方便快捷地为艾滋病患者提供“筛查检测—咨询服务—确认治疗—康复管理”的“一站式”服务。

  创新艾滋病防治管理模式

  目前,全省已有3个市、2个县创建国家级艾滋病防治示范区,9个县()创建省级示范区。各示范区认真梳理分析了当地艾滋病疫情特点以及人口特征、风俗风貌、经济和卫生资源等情况,按照分区定策原则,制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省疾控中心在西安积极开展男男性行为人群队列、男男性行为人群扩大检测、新型毒品使用与艾滋病传播相关行为研究等项目,全面监测高危人群HIV感染率和主要行为学变化情况。宝鸡市、铜川市还探索对登记结婚人员进行艾滋病检测试点工作,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

  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各地积极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并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患者参加生产自救活动。陕西省投入防治专项经费,保障防治工作开展。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独特优势,目前,建成社会组织培育基地2个,19个社会组织参与陕西省艾滋病防治工作。 (来源:陕西日报 记者:车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