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 VPN入口 | 网站地图 | 繁体版 | English
  首  页
机构信息 防治动态 会议培训 科学研究 经验交流 技术指南 健康专题 资源下载 服务信息
  政策法规  综合防治  疫情监测  实验室检测  健康教育  行为干预  治疗关怀  督导评估  国际合作
 
  视点焦点 当前位置:首页>>旧版网站>>科学研究>>科学论坛>>视点焦点
 
 
 
中国人三种抗艾滋基因占优
2009-08-28
       目前我国的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多,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美传染性疾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个令国人备感震惊的话题:中国已面临艾滋病发病的第一个高峰。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北京一家媒体还曾发出消息“医学研究显示:中国人更易感染艾滋病。”
  有媒体报道:中国人更易染艾滋。但这一耸人听闻的消息,经记者采访证实,纯属胡说八道。据记者了解,该消息源于一个科研成果,但发布时被断章取义。
  据悉,被歪曲的是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王福生博士研究成果。他主持的“人类基因组中与HIV-1感染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及其意义”的课题,曾获得“2001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严重失实的消息称,有三种基因是抗HIV(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遗传因子,其中CCR5是最重要的因素,CCR5突变后能对HIV产生抵抗力。欧洲人CCR5的突变率是10%,而中国人的突变率只有0.16%。用个通俗的比喻:前者是含水量高的物质,不容易被火焰点燃;后者是含水量低的物质,容易被火焰点燃。于是,便根据这一逻辑推断:中国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但是,王博士气愤地告诉记者:以目前的研究结果得出“中国人更易感染艾滋病”的结论是不准确的,宣传中一些媒体的说法是在我们的研究结果前删去了一个很关键的定语,那仅仅是“在遗传水平上得到了证明”,而实际上艾滋病易感人群的确定还要受到其他很多方面的影响。
  王博士说,他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注意到黑人比白人更易感染艾滋病,相关研究发现除社会原因外,遗传因素对艾滋病的易感性也有很大影响。
  由此他开始探讨中国人和外国人相比也应有自己的特点。回国后王博士便着手从基因层面分析中国人的艾滋病。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虽然在三种抗HIV的主要遗传因子中,基因CCR5的突变率中国人比欧洲人的低很多,但研究也显示出另外两种基因中国人又明显比外国人占有优势,这两种基因的作用是延缓艾滋病的发病。由此可见,确定艾滋病的易感人群还需要做许多的工作。
  艾滋病有了亚型病毒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化免疫学教授也告诉记者,目前的艾滋病病毒已发现了其他的亚型,这是“上帝”在为人类对抗艾滋病研究的同时不断制造新的麻烦。得到要有科学的论证,因此现在做出个结论为时尚早。不过,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也表明,人们应该更加重视对艾滋病的警惕和预防。尽管按国际标准我国艾滋病尚处于低流行阶段,但由于其传播速度快,发病和感染人数上升迅速,通过各种形式对人们进行有关的教育的初衷也是有益的,但必须是依靠科学,而不致盲目的产生恐惧。
  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的第一个高峰
  自1985年中国首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例以来,其流行经历了传入期、散播期后,到1994年则进入了广泛流行的快速增长期。因为艾滋病病毒平均潜伏期为8年,因此,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例报告首次增加的年份即1994年开始计算,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的第一个高峰。
  据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截止到2001年9月底,我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艾滋病病例,全国共有28113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1985年起,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在以年上升30%的速度快速增长。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发现,每年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平均门诊费用为6971元,住院费为47557元。一旦发病后不能再为社会创造财富,更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来源:www.39.net,2009年4月6日)
 
 
附件:
 
 
字体大小
健康咨询 留 言 板
领导信箱 邮件订阅
在线调查 RSS订阅
 

Copyright©2002-2023 版权所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  京ICP备15059134号
地 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 编:102206 联系电话:010-58900922(中心办公室)
E-mail:office606@chinaaids.cn (中心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