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 VPN入口 | 网站地图 | 繁体版 | English
  首  页
机构信息 防治动态 会议培训 科学研究 经验交流 技术指南 健康专题 资源下载 服务信息
  政策法规  综合防治  疫情监测  实验室检测  健康教育  行为干预  治疗关怀  督导评估  国际合作
 
  视点焦点 当前位置:首页>>旧版网站>>科学研究>>科学论坛>>视点焦点
 
 
 
重新定位艾滋病疫苗研发方向
2009-09-01
       艾滋病疫苗研发是全球最大的科学挑战之一。据推算,到2030年,如果有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用于预防,即使有效率为30%,也可挽救500万人生命。一个被寄予厚望的艾滋病疫苗试验失败一年多来,有关艾滋病疫苗研发领域的报道大多是悲观消息。然而,2008年11月18日~1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生命伦理研究中心和国际艾滋病疫苗行动组织联合在京召开的第三次艾滋病疫苗网络会议透露,科学界在深刻反思后,又将开始新的探索。
  疫苗研发应分段实施
  以关注全球艾滋病疫苗研发为基点,每两年制定一次艾滋病疫苗蓝图,是国际艾滋病疫苗行动组织1996年成立后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此次会议上,该组织介绍了其最新完成的《艾滋病疫苗蓝图2008》。
  新蓝图认定,艾滋病疫苗的实现是可能的。其最终的目标不变,即研制一种能让全世界人受益、可获得批准并能够生产的、安全有效的预防性艾滋病疫苗是可能的。但要达到这一终极目标,可能会花费远超出预期的时间和智慧。
  新蓝图提出,不管是能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疫苗,还是延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疾病进程的疫苗,只要对人体有效,就是迈向终极目标过程中的一大步。蓝图建议研究者先选定疫苗研发的中间目标,将任务分成易达到的几个部分,逐步向“终极目标”迈进。
  新蓝图提出两点特别提示:第一,不应将目前大量的资源用于传统的经验式的疫苗研发与筛选,而应该重点解决阻碍疫苗发展的关键科学难题;第二,在策略上,除了要合理设计疫苗以增强其引发细胞介导免疫应答能力,还要更加努力寻找怎样才能诱发抗艾滋病病毒广谱中和抗体,使两者有机结合。这需要努力探索潜在的、更有效的病毒载体递送艾滋病病毒免疫原,也需要努力探索艾滋病疫苗应该选择哪些艾滋病病毒抗原及其配伍的佐剂和免疫策略。
  截至目前,相关科研在抗原的设计、载体的优化、佐剂的筛选和免疫策略的创新等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两次疫苗研发高潮经验教训多
  此次会议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综合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林琦博士称,过去20多年,全世界已有超过30个艾滋病疫苗在70多个临床试验中进行了测试。其间经历了两次研发高潮。
  在第一次高潮里,科学家们遵循成功研发乙肝疫苗的路径,找出病毒引发抗体的部分(称为抗原),纯化后将其制成能在人体内引发类似抗体的免疫原。其后的观测证据表明,这种方法没有效果。其主要原因是所选择免疫原虽然可以诱导抗体反应,但这些抗体没有抗艾滋病病毒的能力。
  始于1995年的第二次高潮,着眼点从抗体转移到免疫系统的另一个方向——细胞免疫。抗体能够帮助免疫系统在机体被病原体占领之前就阻断病原体感染。细胞免疫则利用T细胞将体内已经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杀灭。一些研究者希望这种能激活细胞免疫的候选疫苗可以保护机体免受艾滋病病毒感染。另一些研究者希望其接种后能降低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从而延缓发病和降低传染性。目前,国际上进入临床观察的近30种艾滋病候选疫苗几乎均以刺激细胞免疫反应为目标设计。科学家的一个共识是,研究在这个方向上已走得过远了。
  2007年9月,被公认为最有前景的默克公司细胞免疫候选疫苗试验宣告失败,第二次艾滋病疫苗研发高潮也就此结束。
  研发策略由单一转向全面
  科学家们对于加快探索步伐的新思路是,从单一的疫苗策略转向全面的疫苗策略。
  当前,艾滋病病毒中和抗体问题是制约艾滋病疫苗发展的瓶颈。大多数疫苗都是通过抗体中和病毒发挥作用的,但目前还不知道怎样诱导出能中和大多数艾滋病病毒株的中和抗体。因此,科学家们认为,目前应集中精力解决艾滋病病毒中和抗体问题,尽快找到一种能引发中和大部分艾滋病病毒流行株的免疫原,再将其推向临床试验。同时,继续深入探索细胞免疫问题,并加快复制型载体疫苗的研发速度。
  直接影响艾滋病疫苗研发进程的,还有涉及政策、管理、伦理道德等诸多社会环境因素。因此,国内外相关管理机构官员、社会科学家、疫苗观察现场工作者等也应邀参加此次会议,与研发艾滋病疫苗的科学家共同讨论如何建设艾滋病疫苗研究最佳社会环境。
  (来源:健康报 郑灵巧,2008年11月28日)
 
 
附件:
 
 
字体大小
健康咨询 留 言 板
领导信箱 邮件订阅
在线调查 RSS订阅
 

Copyright©2002-2023 版权所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  京ICP备15059134号
地 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 编:102206 联系电话:010-58900922(中心办公室)
E-mail:office606@chinaaids.cn (中心办公室)